第二百四十七章 挑唆-《农家贵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梅贵妃却是她千方百计要巴结的对象,她以为文瑾在这里走动,和她目的是一样的,心里还暗暗着急。小姑子在仁亲王府,虽然表面上权势不及王妃,其实,对仁亲王的影响力,实在不小,男人在困难的时候,多少都会从那里寻找助力。

    自从仁亲王世子回来之后,皇上对仁亲王的热情便减低了很多,本来姚光远已经压住了沈明昭,他碰上大事,总是听从自己男人,董勇借势而立,已经隐隐有朝堂第一人的趋势。

    谁想姚光远竟然倒在仁亲王世子这个年轻人手下,而且,他一进京,沈明昭立刻就如鱼得水,借着姚光远倒台的事件,趁机拿下了好几个姚派的人,换上了中立或者拥护沈明昭主张的人。

    前几天,小姑还借去挑选中秋礼物的机会,偷偷回了一趟娘家,给她哥讲了仁亲王府的形势,董勇否定了妹妹袖手旁观,打算做个渔翁,等世子妃和仁亲王妃斗个两败俱伤时再趁机捞取好处的策略。而是让她支助仁亲王妃,打压世子妃。

    董夫人当时也在场,男人的话,她总是觉得是至理名言,正确地不能更正确。

    董勇这样说:“以前我们巴不得仁亲王妃无能,这样你才能获取更多的好处,但眼下,仁亲王妃显然是斗不过世子妃的,你若不帮一把,她很快败下阵来,恐怕这仁亲王府就是世子的天下了,那你还能做什么呢?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?”

    “仁亲王这些年,不怎么参与朝廷大事,我仔细观察,也跟他能力不足有关,而世子就不一样了,文才武略,远见卓识,尤其是经营调度的能力,不同凡响,他在***,都能插手北疆事务,把朝廷的心腹之患消弭于无形,令皇帝对他十分倚重,借此一举奠定了在朝廷中的地位,虽然不是内阁中人,却俨然内阁中人,甚至凌驾于内阁之上,成了皇上身边第一肱骨,再加上沈明昭推波助澜,甥舅相互借势,对我两面夹击,形成钳制之势,照这样下去,朝廷将来就是他和沈家的,我别说能更进一步,就是维持目前在朝廷上的威势,都有困难。”

    董侧妃闻听大吃一惊:“大哥,世子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?我看他整天围着女人转,就是你说的没出息的男人样儿。”

    “围着女人转?仁亲王世子妃当姑娘的时候,就传出善于庶务的名声,可见她见多识广,尤其是对外面的人和事认识深刻,这对世子来说,无疑是一大臂助。你也说了,仁亲王想通过经济途径,约束世子,结果那小两口根本毫发无损,可见她俩手里有的是钱,而且,多数产业都是世子妃在打理,不然世子哪能放开手脚,全力以赴处理朝廷事务?”

    董侧妃双眼圆睁,比刚才还要吃惊:“大哥的意思,世子那边的钱,都是世子妃赚的?”

    “不见得都是,但她肯定很有钱,绝不是世子赚了钱,供她挥霍的,世子在北疆养了几百人,那些不是为他赚钱的,而是很花钱的主儿,现在交给了皇上,在郭公公手里,皇上一次性就让内务府给了十万两银子,可以想象,原来世子要花多少钱了。”

    董侧妃想了想:“他们从南港城回来,世子妃赏赐下人时,都给的珍珠,是不是和番商做这个生意的,听说这个可是一本万利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,你多注意打听,和番商做生意商税特别高,她若是从此中谋利,就逃不了偷税漏税。”

    董侧妃大喜:“哥哥可以从此出招吗?”

    “算是一个途径,皇上肯定不会因此就不再重用他,但训斥一通,冷淡几天,也是可能的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