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二章 和亲-《穿越宋朝当太子》
第(2/3)页
以韩琦为首的官员则认为,大宋立国近百年来,什么样的危机没遇到过,但未曾有过和亲之事,即便是重熙增币,大宋也是宁愿选择多给钱,也不愿公主和亲。和亲辱国,万不可开此风。
中国历代王朝中,没有接受和亲的朝代只有三个。即东汉,宋朝,明朝。
据史书记载,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,匈奴单于遣使东汉要求和亲,未获准许。
建武二十四年后,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,南匈奴附汉,北匈奴则继续盘踞漠北,与东汉对抗,同时又不断遣使请求和亲。
到了汉明帝,汉章帝时期,北匈奴仍继续多次请求和亲,但最终东汉宁愿与其开战,也没同意和亲。
明朝,土木堡之变后,明英宗被俘,为了迎回英宗,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上书称:“盖殿下于圣上,亲则兄弟,谊则君臣,君父之仇,不共戴天,宜与君臣如越王之卧薪尝胆以报吴仇……若能即返圣驾,则结好和亲,世世利赖。”周叙认为,明朝与瓦剌虽有不共戴天之仇,但为了迎回英宗,可以采取和亲的权宜之计。
但最终明朝还是没有采纳,反而选择了另立新君。
此外万历二十年,日军大举进犯朝鲜,李如松等率明军入朝击败日军,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后,双方停战议和,在谈判之中,日本丰臣秀吉提出明朝把公主下嫁天皇的要求。
但最终明朝依旧是没同意。
最后一个就是以“积贫积弱”著称的宋朝,除了庆历二年的和亲提议外,早在宋辽两国签订“澶渊之盟”时,辽国在谈判中曾要求“和亲”,宋朝没有同意。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称:“虏兵既退,来求和亲,诏刘仁范往议之,仁范以疾辞,乃命曹利用代之。”
北宋末年,金灭辽后,乘势攻宋,攻陷开封,俘徽、钦二宗,称为“靖康之耻”。根据《宋史》记载:在此期间金人也曾对宋提出“和亲”的要求,《沈与求传》:“上曰:朕以二圣在远,屈己通和……与求曰:和亲乃金人屡试之策,不足信也。”
所以有宋一朝,尽管积贫积弱,却从来都没和亲过。
朝堂大臣分成两派,为此事争论不休,赵祯已有好几日未曾合过眼了,老实说,他也不想把爱女赵徽柔远嫁与辽国。
但眼下不同,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,辽国竟然亲自派太子前来求娶福康公主,若是三言两语就打发了话,肯怕必定惹得辽兴宗震怒,到时边关战事起,生灵涂炭,亦不是自己想看到的。
所以一时间,赵祯陷入两难之际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