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抄家寻赃-《我在诏狱看大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为了防止打草惊蛇,惊动那无赖身后的整条线索,锦衣卫们都是换了便装偷偷行事。

    力士们在癞子头家附近连续埋伏了两三日都不见人影。偷听其母亲和邻舍的对话,发现她也不知儿子的去向。只当儿子和往常一样,犯了事情,逃到城外去了。

    言语之间提及她们在保定府有一门远亲,家中也有一个不学好的小子,自己儿子时常过去和他厮混。

    怀疑“癞子头”已经逃出京城,锦衣卫力士便转头回到北镇抚司衙门,请求上峰开具外出办案的票据。接着一票缇骑就往河北飞奔而去。

    谁知道也就是这一天,这“癞子头”偷偷摸摸回来家,拿了钱两,又偷摸进了城,去祸害那乔家小姐去了……

    赶到尸体被发现的空地上,杨休羡和邓翔都是倍感挫败。

    死了一个无赖不算什么大事,关键是就此断掉了追查假银流出地的线索。

    接着,骑着小毛驴的万千户就出现了……

    万达听得半天说不出来话,不知道原来那天之前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,而自己居然全然被蒙在鼓里。

    放下筷子,他无不委屈地看着杨休羡。

    那双水汪汪的眼睛,跟半个时辰没吃到东西就“呜咪”乱叫的“金丝虎”一样,看的杨休羡心都软了。

    杨大人不住抱拳,保证以后他们查案再也不会瞒着万千户了。

    “这还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万达见好就收,转头看着正在给自己盛第三碗米饭的高会,气呼呼地说道,“他们瞒着我就算了,怎么你也瞒着我?”

    高会啊高会,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叛徒!

    我以为只有长成邓翔这样的才会叛变,你虽然“直男”了点,好歹是个直肠子,没想到跟他们是一伙的!

    “唔?我不知道大人你不知道啊。大人你不是出现在现场了么?”

    高会愣了一下,然后继续低头干饭。

    万达听得太阳穴一跳。

    good!very  good!

    王喜为什么会派你来跟着我,现在我是全明白了!

    想要气死我呗!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虽然王文宝松了口,不过马氏父子的嘴巴依然严得跟蚌壳似得。流水似得刑具往他们身上砸,两人熬了两天都不松口。

    毕竟帮忙销赃和制造假银子,那完全是两码事。

    前者杀头充军,后者不但杀头,可能还要剥皮充草外加灭族呢。

    好在王文宝的嘴里已经供出了一串户部内硕鼠的名单,他们从上到下分别收买了库使,库兵,负责文书记录的笔帖式等人。

    等这些人缉拿到案后,应该很快可以查出银两的去向。

    跟着众人,万达在一箱箱从马家抄出的赃物中,寻找破案的线索。

    “我去!这个老头子还骂我,有脸骂我!谁给他的勇气?”

    看着一堆的金银珠宝,和数不清的古董字画,万达气的叉腰,“户部右侍郎,三品官。按照规定,一个月的俸禄三十五石禄米而已,家里哪里来的那么多珍宝!”

    虽然明朝公务员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,老朱家对待手下人可没有“高薪养廉”这种政策,那是能压榨多少就压榨多少的。

    所以有明一朝官员里,除了海瑞这样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大清官,一般多多少少都会捞点。

    不然别说养家人和仆役了,可能自己都吃不起饭了——毕竟老朱家发薪水,所谓的多少石米粮,那可不是真的发大米。

    而是大米掺着成色不足的银两,更过分地是搀着前期还值点钱,后期基本上等同于废纸的“大明宝钞”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官员们利用权力给自己捞钱,朝廷上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要不然怎么几百年就出了一个海瑞呢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满地的珍宝,已经完全超出了规则默许的范围了。

    万达想起上辈子的时候,在北京参观过的“恭亲王府”,也就是传说中和珅以前宅子时候,曾经在景点的介绍上,看了一眼和珅被嘉庆帝抄家后搜剿出来的白银珍宝的列表。

    当时他对和珅具体有多贪腐,还没有真实的感觉——毕竟贫穷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。

    当然了,马大人和和大人贪污的等级不是一个水平上的。即便如此,也够让现代人万星海愤愤不平了。

    回头想想自己刚到京城那会儿,才收了那么点礼物,就诚惶诚恐觉都睡不着,主动跑到万贞儿那边投案自首。又想到那天在诏狱里,姓马的老头子理直气壮骂自己的样子。

    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?

    而且不是说好了,我才是奸角么?

    “大人,还是没有发现……”

    一边有校尉和书吏将所有的珍宝整理好之后,逐一登记入册。还有另一批典吏们正在翻看所有从马家查抄出来的账簿,文书,信件,想要从中找到类似于账本之类的东西。

    就眼前这些堆满了两个小厅的财宝,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积累起来的。

    贪墨银两的具体数额,还有有关假银的来龙去脉,只有找到账本才能查的清楚。
    第(2/3)页